一、闸门漏水
故障表现:闸门关闭后,闸板与闸框间隙处有明显水流渗漏,严重时影响工程正常运行。
常见原因:
- 止水装置损坏:橡胶止水带老化、开裂、磨损,或铜止水片变形、脱落,导致密封失效。
- 密封面不平整:闸板或闸框的密封面因长期摩擦、撞击出现划痕、凹陷,或被泥沙、杂物磨损。
- 安装偏差:闸门安装时垂直度、水平度超标,导致闸板与闸框贴合不均,局部间隙过大。
- 闸板变形:受过大水压或外力撞击,闸板发生弯曲、翘曲,无法与闸框紧密贴合。
解决方法:
- 更换止水装置:若止水带损坏,需拆除旧止水带,清理凹槽后嵌入同型号新止水带,并用专用胶水固定;铜止水片变形时,可采用机械矫正或更换新件。
- 修复密封面:轻微划痕可通过研磨处理,使用细砂纸或研磨膏打磨密封面至平整;严重损坏时,需对闸板或闸框进行补焊后再加工,确保密封面平面度误差≤0.1mm/m。
- 调整安装精度:松开固定螺栓,用水平仪和塞铁片微调闸门位置,使垂直度偏差≤1mm/m,水平度偏差≤0.5mm/m,再重新紧固螺栓。
- 矫正或更换闸板:轻度变形可采用热矫正法,通过局部加热后施加外力恢复形状;变形严重时,需更换新闸板,并检查闸框是否因受力不均变形,必要时同步修复。

二、启闭困难
故障表现:闸门升降时卡顿、停滞,手动启闭时费力,电动启闭时电机过载、异响甚至停机。
常见原因:
- 传动部件故障:手动螺杆式启闭机的螺杆与螺母磨损严重,出现滑丝;电动启闭机的齿轮箱缺油、齿轮啮合不良,或电机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松动。
- 闸板与闸框卡阻:闸板与闸框间隙内卡入石块、树枝等杂物;导轨变形或滑块磨损,导致闸板运行轨迹偏移。
- 闸板锈蚀粘连:长期不运行的闸门,闸板与闸框接触部位锈蚀,形成粘连;止水装置老化膨胀,与闸板过度摩擦。
- 启闭力不足:启闭机型号偏小,无法克服闸门自重及水压力;或因水压过大,闸板与闸框之间摩擦力超过启闭机额定输出力。
解决方法:
- 维修传动部件:螺杆、螺母磨损时,若磨损量≤10%,可涂抹耐磨涂层修复;严重磨损需更换新件,并定期加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。齿轮箱缺油时补充对应型号润滑油(如 N46 号机械油),齿轮啮合不良需调整齿轮间隙或更换齿轮;电机连接松动时,重新紧固联轴器并检查键槽是否磨损。
- 清除卡阻物:停机后手动提升闸板至一定高度,用工具清理间隙内杂物;导轨变形时,用千斤顶矫正至直线度误差≤1mm/m,滑块磨损严重时更换高强度耐磨滑块(如铸铁滑块或尼龙滑块)。
- 处理锈蚀与摩擦:对锈蚀部位进行除锈处理,喷涂防锈漆;老化止水带导致的摩擦过大,需更换止水带,并在闸板与闸框间隙涂抹石墨粉润滑。
- 升级启闭设备:若启闭力不足,需核算实际所需启闭力(考虑水压力、闸门自重、摩擦力等),更换更大功率的启闭机;或优化闸门设计,如增加导向滑块润滑装置,降低运行阻力。

三、闸板或闸框开裂
故障表现:闸板或闸框出现可见裂纹,严重时伴随渗水,影响结构强度。
常见原因:
- 材质缺陷:铸造过程中存在气孔、砂眼等缺陷,受力后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,逐渐扩展为裂纹。
- 受力过载:突发洪水导致水压远超设计值,或闸门关闭时被漂浮物猛烈撞击,局部应力超过铸铁强度极限。
- 温度应力:冬季低温时,闸门内残留水分结冰膨胀,或夏季高温暴晒后骤遇冷水,热胀冷缩产生裂纹。
- 焊接修复不当:对闸门进行焊接修补时,因焊接工艺不合理(如电流过大、冷却过快),导致焊缝附近产生裂纹。
解决方法:
- 评估裂纹严重程度:用渗透探伤(PT)检测裂纹深度,浅表层裂纹(深度<5mm)可采用补焊修复;深裂纹或贯穿性裂纹需评估结构安全性,必要时更换部件。
- 补焊修复:清除裂纹周围铁锈、油污,沿裂纹开 V 型坡口,采用铸铁焊条(如 Z308 纯镍焊条)进行冷焊,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≤150℃,避免产生新的应力;焊后打磨平整,并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。
- 加强防护:在闸门迎水面加装防撞护舷(如橡胶护舷),防止漂浮物撞击;冬季排空闸门内积水,或在水中添加防冻剂,避免结冰膨胀。
- 规范焊接工艺:焊接修复时由专业焊工操作,采用小电流、短弧焊接,焊后用石棉布覆盖缓冷,必要时进行退火处理(加热至 600-650℃,保温 2-3 小时后缓冷)。

四、启闭机与闸门连接失效
故障表现:启闭机运行时,闸板无动作或动作滞后,连接部位有异响、松动。
常见原因:
- 连接螺栓松动或断裂:长期振动导致螺栓松动,或螺栓材质强度不足,受剪切力断裂。
- 传动轴与闸板连接键损坏:键槽磨损、键块变形,导致动力无法有效传递。
- 启闭机底座固定松动:底座螺栓松动,使启闭机运行时产生位移,偏离传动中心线。
解决方法:
- 紧固或更换螺栓:定期检查连接螺栓,用扭矩扳手按规定力矩(如 M20 螺栓扭矩为 300-350N?m)紧固;断裂螺栓需更换同规格高强度螺栓(如 8.8 级),并加装防松螺母。
- 修复键连接:键槽磨损时,可采用堆焊后重新铣削键槽的方法修复;键块变形需更换新键,并确保键与键槽配合间隙≤0.1mm。
- 加固启闭机底座:重新紧固底座螺栓,若螺栓孔磨损变大,可采用扩孔后植入膨胀螺栓或焊接钢板加固的方法,确保底座与基础紧密贴合,无松动。

五、止水装置老化失效
故障表现:止水带硬化、龟裂、脱落,或与闸板 / 闸框分离,导致闸门关闭时渗漏量超标。
常见原因:
- 自然老化:橡胶止水带在阳光、氧气、水温变化等环境因素作用下,逐渐失去弹性,出现硬化、龟裂(一般使用寿命为 5-8 年)。
- 化学腐蚀:在含酸碱、油污的水质中(如工业废水、污水),橡胶被腐蚀降解,或铜止水片被电化学腐蚀。
- 机械磨损:闸板频繁升降,止水带与闸板 / 闸框长期摩擦,导致表面磨损变薄。
- 安装不当:止水带安装时拉伸过度或扭曲,导致局部应力集中,加速老化;固定不牢,在水流冲击下逐渐脱落。
解决方法:
- 定期更换止水带:根据使用环境,每 3-5 年检查一次止水带状态,发现老化、磨损及时更换。选用耐老化、耐腐蚀的止水材料,如丁腈橡胶止水带(适用于油污环境)、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(适用于酸碱环境)。
- 加强防腐处理:铜止水片表面可电镀一层镍或铬,增强抗腐蚀性;橡胶止水带安装前涂抹防腐涂料(如聚脲涂料),延长使用寿命。
- 优化安装工艺:止水带安装时保持自然状态,避免过度拉伸,接头处采用热硫化焊接,确保强度与本体一致;用不锈钢压条和螺栓固定,间距≤200mm,防止脱落。
- 改进止水结构:对高水头闸门,可采用 “P 型 + 背压” 复合止水结构,增加止水带与密封面的接触压力,同时减少摩擦磨损。
通过以上针对性的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法,可有效保障铸铁闸门的正常运行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日常维护中,建议建立定期巡检制度(每月至少一次),对关键部件进行状态监测,做到早发现、早处理,避免故障扩大。
...